`
我会试一下
  • 浏览: 43754 次
  • 性别: Icon_minigender_1
  • 来自: 广州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[WinXP+VMware+Ubuntu]安装+VMwareTools+输入法+系统美化全攻略

阅读更多
引用自http://forum.ubuntu.org.cn/about29917.html

一、安装详细过程:
1.从网上下载了VMware Workstation 5.5.2和Ubuntu Linux 6.06LTS 英文版的ISO镜像,在Windows XP下预先给Linux准备了一个全新的分区F盘,18G。装VMware一切顺利,最后要SN上网搜一个就行。装完之后在Windows下的网络连接中会看到多了两个虚拟连接VMnet1和VMnet8,这个后面要用到。然后开始装Ubuntu.

2.新建一个虚拟机,用典型设置,选择系统Ubuntu,然后命名,安装位置选择F:\根目录。网络配置先不动,下面会具体说明。给这个系统分配的空间我用了15G,反正预留了18G给它,足够了,呵呵。一直到结束。

3.在启动这个虚拟机之前还要配置。首先当然和装Windows类似,设定从光驱启动,因此在启动方式里面选择光驱,然后把下载的Ubuntu Linux镜像选中,这样一会开机就是从光盘启动了。网络设置,我的Windows XP本身是处在局域网内DHCP分配的,其实这里用Host-only还是NAT都行,我两个都试过最后都有上网。如果选择是Host-only,那么以后Linux中用到的网络连接是VMnet1,如果是NAT,则用到VMnet8。不管选择的是哪个,都必须在Windows下的本地连接中做如下设置,记住,是"本地连接"。右键-属性-高级,然后将“Internet连接共享”勾上,在下面的"家庭网络连接"中根据你选择的类型进行选择。即Host- only对应VMnet1,NAT对应VMnet8。然后确定,这里会弹出一个警告说你的IP会被强制改为192.168.0.1什么的,不要管它,确定。最后配置给这个虚拟机分配的内存,因为我Windows下有768MB的内存,所以我就分配给它300MB先用。OK,到此基本设置完毕。

4.接下来就是开机启动。正常的话会出来四个选项,先第一个:Start or install Ubuntu。然后就是装载过程,完了之后会进入到桌面,有Install和Example两个可供选择,我们当然是要Install啦。双击,出来安装前的设定,一共6步,由于是英文版,所以只能先这个我还稍微懂点。(其实这个过程本人进行颇为不顺利,大概前后有10次之多。因为最初我设定分配给虚拟机的内存是256就是系统推荐的,后来双击Install的过程第一步语言选择还算快,到了第二步地区选择鼠标基本上动不了,卡死了,每到这里就进行不下去,郁闷了很久,后来将内存改到300MB后居然好了。)最后一直Next就OK,当然帐户密码什么的就不用说了。6步完成之后就开始真正装Ubuntu Linux了。等吧。。。。

5.安装过程大概25分钟左右。个人感觉比Windows要快点,但启动和关机就有点慢(后来的体会)。至此整个安装过程结束。


二、安装VMware Tools:
1.配置上网。这是首要前提,因为安装VMwareTools要用到一些文件默认系统中没有。由于先前准备工作比较充分,因此正常来说这里不会出现什么问题。进入System-Administration-Networking(中文的话就是系统-系统管理-联网)进行设定。这里要求输入root权限的密码。我后来才知道Ubuntu默认安装好后root帐号是被锁定的,必须先开启才行。打开终端(大家不要笑话,由于第一次用Linux,这个终端在哪一开始都花了我很久才知道,这里告诉下和我一样的新手:Application- Accesorries-Terminal,中文是应用程序-附件-终端),输入:
引用:
sudo password root
这里的password是指你设定的root密码,然后系统会让你输入你当前帐号的密码,接着输入root的密码并确认。这样root帐号就被激活了。
回到网络设置,进去之后的界面应该有一个虚拟网卡和一个Moderm,选择第一个网卡,点属性,这里设定IP,子网掩码和网关。由于之前在Windows 中已经设置共享且IP为192.168.0.1,因此这里我们IP应该和它在同一网段,我设的是192.168.0.2,掩码 255.255.255.0,网关必须是192.168.0.1。然后确定,选择DNS配置,本人的电脑是局域网DHCP自动分配的,DNS服务器就是局域网的服务器地址192.168.10.1,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。然后其它的可以不用配置,最后确定退出即可。

2.开始安装VMware Tools。先进入Ubuntu系统,然后切换到VMware Workstation中的VM菜单,在下面选择Install VMware Tools.这时候Ubuntu的桌面上会自动挂载一个VMwareTools的光驱,双击进入,里面有两个安装文件,一个是rmp格式,一个是 tar.gz格式。因为Ubuntu默认不支持rpm安装,因此解压tar.gz文件进行安装。有一件事情要先提一下,因为VMware Tools的安装一定要装一个 C Header files,而且版本要和系统一样(我也是装到后来才知道,不然安装时提示一个/linux/include什么的文件夹找不到。)具体操作如下:
引用:
uname -r
sudo apt-get install gcc make linux-headers-2.6.15-27-686(这里用你们自己的版本替换)

安装完毕之后再进入到刚才解压的文件夹中,用sudo ./vmware-install.pl安装。最后一直用默认设置直到完成。
接下来是设置Windows和Linux的共享互访。有人说为什么要设置这个,当然是为了方便啦,可以互相读取文件,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下面对系统进行美化时要用到Windows XP的字体,从那里copy过来。共享设置比较简单,在VMware Workstation-VM-Settings-Options里面有Shared Folders,选择添加你要共享的文件夹确定即可。这里不再赘述,如果还有不明白的请看下面这个文章。
如何安装VMware Tools


三、安装输入法:
系统装好了,上网什么的总不能只打英文吧,而且以后编写文档网上搜索什么的肯定要中文输入。那配置好上网接下来是什么?有人说去下载中文输入法呀,非也。先配置好下载源才是正道!到Wiki的帖子里面找吧,这里:
系统基本配置
按照他上面说的做,绝对没问题。我选的是亚洲官方服务器,是ping了之后比较出来的。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。
其实我一开始是想选择fcitx的,因为网上好多人说fcitx比scim好。于是就下载了最新的fcitx-3.4.1。这个我搞了一天都没搞定。按照网上说的先解压,再编译,最后make再make install.结果一开始gcc没有装,./configure都通不过。后来用sudo apt-get install build-essential之后总算可以了,编译没问题,可是make之后出了一大堆FrameMgr.c Error的问题,上网找了好多人和我一样,楞是解决不了问题,一怒之下决定不装fcitx了。
后来决定用scim,听说系统配置成中文之后就自动安装scim了,于是赶紧开始设置。(当然一开始就是安装中文的朋友不用这一段)System- Administration-Language Support。找到Chinese,在右边把一横点成一个勾,确定。然后系统就开始下载中文语言支持包并自动安装了。装完之后再进入一次 Language Support里面,将下面的默认系统改成Chinese(China)。确定,然后重启系统就OK了。这一步其实在上面Wiki的文章里面有。


四、系统字体美化:
关于美化我看了好多文章,论坛的vstar和dalaka的帖子我也看过,这里是dalaka的链接:
系统字体美化与Windows媲美
我都是一步步操作来,可最后结果却是--乱码。
我知道很多朋友都是和我一样的遭遇,我选择的是dalaka的美化,用Tahoma和Verdana字体,没有用文泉驿字体。也一步步做了,最终就是选择 Tahoma和Verdana的时候下面预览出来是一堆字符堆成的乱码。最后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搞定,在这里给所有和我一样曾经被郁闷的朋友一起分享:
最重要的第一步:是修改/etc/fonts/language-selector.conf文件而不是/etc/fonts/fonts.conf,否则将无法重新进入系统!
最重要的第二步:修改字体的阅读权限,这是造成出现乱码的根本原因。命令:
引用:
sudo chmod 644 /usr/share/fonts/zh_CN/*

这两步操作注意之后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。重启系统享受Ubuntu吧。
附:本人的字体配置
应用程序字体:Verdana-9 文档字体:Tahoma-9 桌面字体:Verdana-9 窗口标题字体:Tahoma Bold-9 等宽字体:Verdana Bold-9

五、后记
本人花了三天的时间来弄明白这些,希望这么多能给许多新人带来一些帮助,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,这样大家互相学习互相进步,也是本人来这里发帖子的初衷。我自己也是新手,还有好多好多需要学习,所以也请各位前辈们多多关心我们这些新人,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。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